正在阅读:武胜太平铺的过往:明代武胜境内唯一的驿站
分享文章

微信扫一扫

参与评论
0
当前位置:首页 / 武胜新闻 / 武胜经济 / 正文
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,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,仅管理员可见

武胜太平铺的过往:明代武胜境内唯一的驿站

转载 lulu2017/03/07 10:01:55 发布 IP属地:未知 来源:广安日报 作者:武胜114生活网 14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


萧条的太平铺。

太平铺唯一的摆摊生意点。

“两江行”采访组走进武胜县沿口镇,有一个点位无论如何也不该错过,那就是太平铺。

铺,又叫铺递,或递铺,具体是指递送普通公文的驿站。在清代,今武胜县境内共有14处铺递。但上溯到明代,太平铺却是武胜境内唯一的一处驿站。

驿站之名始于明代

驿站,是古代驿递制度的重要内容。简单地说,就是古代专为传递公文或运送官物的人提供休息、调换马匹的地方。

据《明代驿站考》一书介绍,我国驿递制度,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了,发展到唐宋时期则愈加完善,规定在主要通道上每隔一定里程便要设一处驿站。到了元代,国内驿站分布更多,中统元年(1260),元世祖在全国广泛设立急递铺递送公文邮件,每十里、十五里或二十五里设一铺,每铺设铺长一名,铺卒五名,每十铺设一邮长。至元三十一年(1294),在大都(今北京)设立总急递铺提领所,置提领三员,以加强对全国急递铺的管理。但真正对递铺冠以“驿”的名称,还是从明代开始的。

在明代,根据陆路与水路,驿站又分为马驿和水驿两大类。马驿设马驴不等,若是要冲之处,设马匹八十匹、六十匹、三十匹,其他地方则为二十匹、十匹、五匹不等。马匹还分上中下三等,各悬挂小牌,写明等级,使者需换马匹时,则根据使者的身份或任务的缓急换以相应的马。水驿则设置船只,正路设船二十只、十五只、十只,偏路设船七只、五只,每船设水夫十名。如有军务,则以多桨快船飞报。站船的调配与马驿相类似,凭符牌对应。

在明代,北京、南京是两大政治中心,也是国内交通的两大枢纽。两京之间、两京到国内十个布政司的水陆交通都有驿路,各布政司到所属的州府的主要水陆交通也有驿路。尽管驿站为官方所设,并配备相应的人财物保证运行,但驿站人员的地位极低,就连驿站的最高长官驿丞也没有品级。

太平驿应是水陆两用驿站

根据《明代驿站考》一书,太平驿为明设,其中,“《明会典》所载驿”四川部分,出现的是“太平水驿”,“《明会典》未载驿”四川部分出现的是“太平驿”,但都注明属定远县(今武胜县),而对“太平驿”的记载更是将其体现在具体的线路之中——重庆府北至潼川路。

在“重庆府北至潼川路”这一线路中,除去两府地,中间共有12个驿站,其中“太平驿”往重庆方向为合州合阳驿(今重庆合川区合阳镇),往潼川(今绵阳市三台县)方向为平滩驿(今岳池县坪滩镇)。这条路实为陆路,进一步讲,《明代驿站考》一书所指“太平驿”为马驿,似乎与“太平水驿”为不同概念。

那真相又是怎样的呢?记者认为,两者应该为同一概念,太平驿应该是水陆兼用的水马驿。关于这一点,清嘉庆版《定远县志》的记载可作为证据。

清嘉庆版《定远县志·铺递》载:“定远县明太平驿在县治北,河东设站,马二十五匹,扛夫五十名,站船水手四名,鞍辔、人夫、草料、栅厂岁编银一千一百一十八两二钱八分四厘。兵燹之后,驿地废弛。”这里已经写得很明显,太平驿既有马匹,也有站船——从其配置数来看,似乎其作为陆用的功效更为突出。而“扛夫五十名”则说明,在太平驿中转的官方货物量大且频繁。也就是说,在明代,不仅经过太平驿传送公文的使者不少,同时也经常有许多官方货物在太平驿处进行水陆转换。

如果清嘉庆版《定远县志·铺递》的记载无误,太平驿既是陆上重要通道,又是繁忙的水码头,那么,它就不应该在今天武胜人所称的“太平铺”这个地方,它设在沿口码头更为合适。因为按沿口码头所在的老街非常符合这个条件,既可为马驿,又可为水驿——在清嘉庆《定远县志》的记载中,“沿口”既为渡,也为铺。

“兵燹之后,驿地废弛”,这也说得很清楚,明末清初的兵乱之后,太平驿就废了。清朝“湖广填川”之后,清政府取消了明朝驿站体制,增设铺递,实行十里一铺,沿口码头也逐渐形成场镇。这时,“太平驿”这个老地名,会不会因为清政府增设铺递而移至今天的“太平铺”了呢?诚然,这只是记者的一种猜测,真相还待进一步探究。

日渐萧条的太平铺

如今的太平铺,老街还在,但走在街上,除了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外,你几乎发现不了一丝丝现代生气。

这是一条过路街,随着武胜县城区的不断扩大,它“站”在了县城的最边缘。尽管街道两旁的门牌已编到130多号,但曾经的穿逗结构老屋垮了不少,即便是在上世纪后期改造的砖瓦屋,也多是关门闭户,透过洞开的窗户,是残破的墙壁和大洞小眼的屋顶。

一位剃头匠正为另一位老人刮着光头,这是记者在太平铺所见到的唯一一个摆摊做生意的人。一把木椅,一口烧水的锑锅,一个面盆,一把剃刀,一面围衫,成为他的全部。

剃头匠名叫郭发礼,武胜县鸣钟乡人,今年68岁。他介绍,自己从14岁就学理发,15岁便开始在太平铺摆摊理发了,转眼50多年过去了,他还在太平铺干着自己的老本行。在他的记忆里,当年的太平铺是非常热闹的,“以前,太平铺赶的是百日场,天天都有许多过路的,最多的是米贩子,从沿口挑米走到太平铺,就要在这里歇气、吃饭,那时太平铺有七、八家小酒馆,还有一家旅馆。另外,太平铺还有牛市,沿口街上没有牛市,买牛卖牛就在太平铺。”

“那个时候不像现在,从太平铺到沿口全是走路,大约有5里路远。而从沿口过来,几乎全为上坡,一到太平铺,地势就平了。”郭发礼说,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,现在的太平铺,过往的车辆倒多,可就是没有几个过路客了,自己的生意也越来越清淡,但他也没想得太多,“哪天自己拗不动了,就该收摊子了。”(文伟 胡佐斌)


武胜114生活网,武胜本地生活资讯服务平台,武胜本地的58同城。

租房买房,找工作,招聘人手,二手交易,同城活动,拼车。更多惊喜等你来发现!

公众号ID:wusheng114114     公众号名称:武胜生活服务      网址: http://www.wusheng114.com

新浪微博:武胜114

已有0人点赞

0条评论

 
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/300